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贵州探索
如何科学有效地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振兴传统工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是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贵州省在决胜脱贫攻坚行动中,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和“文化富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工作思路,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积极推动非遗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与文化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
传统工艺传习活动现场。
建立振兴工艺的重要平台
2016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贵州省文化厅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为振兴贵州民族传统工艺搭建起重要平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及协调相关高校、设计机构、研究者进入工作站工作。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站引进了10几家省外品牌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的转化,提高了传统工艺产品的品质。企业通过参与工作站项目,更便捷地汲取传统工艺的养分,滋养和提升了品牌价值。
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综合平台,全方位支撑贵州的文化建设。一批以传统工艺为支撑的村落、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迅速崛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传统工艺企业和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等方式,带动了数万名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
2009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就和贵州省雷山县“牵手”,探索传统手工艺如何融入现代元素,开展非遗人才培养与科研服务工作。
雷山县麻料村是远近闻名的银饰村,全村男性村民几乎都会制作银饰。2017年,工作站推动建设了麻料村银饰技艺传习基地,村民入股近100万元成立银饰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建立了银饰博物馆。目前,麻料村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将银饰锻造打造成麻料村的产业,同时成为全国高校银饰专业学生的工艺课程实践场所,带动麻料村村民脱贫致富。
由石丽平担任董事长的贵州省松桃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丽平借助“研培计划”,在全县28个乡镇开展苗绣技能培训,许多手工技艺娴熟的绣娘在培训现场就与企业签订订单合作协议。
目前,在工作站的协调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戴蕾带领设计团队,已经与企业共同开展了2年的苗绣设计,将土布设计纳入教学课题之中,极大提高了土布的使用范围。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内,出生于1985年的侗族蓝靛靛染传承人陆勇妹管理着一家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合作社。抱着对蓝靛靛染的热爱,以及希望更多侗族姐妹回乡务工的想法,在工作站的协调下,陆勇妹和同村的妇女们开办了“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陆勇妹还利用县政府提供的经费开办了精英培训班,对村民开展技艺、市场方面的培训。目前,合作社已有600多名社员,还取得了5项技术专利和9项外观专利。
2016年初,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由贵州省文化厅牵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五家单位联合印发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根据该计划,将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作为省政府“1+7民生工程”,并列入政府的年度考核工作。当年,五家单位采取各自培训的方式,开展了较大范围的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培训。在凯里学院、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3所高校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名单的基础上,贵州省文化厅与贵州省教育厅联合遴选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等9所地方高校、3家传统工艺龙头企业作为省级培训基地。工作站承担了师资培训、课程审核、结果验收等各项工作职能,优秀学员还被工作站推荐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等进行提升式的研修研习。
苗族织锦传承人甘小芝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培训后,在雷山县文化局的支持下,建立了苗族织锦家庭作坊,专注苗族织锦技艺的恢复性传承保护,并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老师的帮助下研发和创新了苗族织锦技艺。工作站还积极推荐广州、苏州等多家服饰企业与甘小芝合作,生产研发出一批以苗族织锦为特色的现代服饰,先后亮相广州服装艺术节、贵州民博会。仅仅是2016年,贵州省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实现总产值超过10亿元。以黔东南州为例,优秀学员返回当地培训新的学员,带动就业人数8992人,每家企业平均带动就业人数47人,实现带动就业人员年人均收入2.18万元。松桃梵净山公司直接带动3800多人就业,年产值6000多万元;布谷鸟公司有员工200余人,带动移民搬迁户1200余人进行土布纺织;苗妹银饰公司有员工217人,带动856户1600余人就业。
传统文化的创新作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工作站为平台,先后与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民族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项目,派遣设计团队进驻企业开展研修研习、合作设计民族工艺创新产品。2016年起,学院设立“创意贵州”项目,先后有400多名师生前往贵州苗族、侗族地区开展非遗调查、工艺寻访、研究研发,开展“雷山篇”“黎从榕篇”主题设计项目,形成了近1500多组设计成果。2016年底,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堂安生态博物馆共同发起了针对堂安侗寨的纺织、蓝染、缝绣技艺的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的项目。项目帮助堂安村村民建立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作坊,培训村民以当地原材料为主、运用当地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旅游纪念产品,帮助村民建立产品价格体系并进入市场推广销售,销售利润返还给合作社成员。
贵州省非遗资源丰富、传统工艺种类繁多,然而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欠缺、技术及工艺瓶颈难以突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从业者生活难以为继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发挥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探索一条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推动政府联手企业,带动贫困户参与商品生产和公司经营,从而将传统的、作坊式的非遗生产改造成为产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这是典型的生产性保护手段。目前,贵州已拥有一批靠这种方式摆脱贫困的成功案例。在工作站的协调下,2017年底,贵州省文化厅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雷山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创建贵州工艺文化(雷山)学院,联合培养传统工艺的接班人;设立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交流会,促进东西部手工文创企业、设计师、传承人的经验交流,互相协作。贵州正在迅速形成规模特色突出、带动有力、传承有效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脱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的活力,让贵州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体现出全新的价值。
(编辑: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