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查询        

 文化艺术
 名家推荐
 作品欣赏
 大师杰作
 公益拍卖
 塑像杰作
 名家画展

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谈佛法的真义:破迷开悟而非消极避世 发布时间 2016-06-27

2016年1月28日下午,凤凰广州在广州大佛寺专访了住持耀智法师。耀智法师向记者娓娓道来其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弘扬,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常务理事,他更畅谈了佛教协会的未来规划。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广州:佛教说“四大皆空”,又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但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时空是弯曲的,空气中还存在引力场、电滋波,它们对世界万物都产生作用,万物也因此而彼此发生联系、影响。因此,我想向您请教一下:佛语中的“空”与科学上的“空”,还有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空”三者有否属于不同的概念,应该如何来理解?

耀智法师:这里包括了三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佛教讲的“空”,一个是科学对宇宙空间的理解,一种是社会是对“空”的认识。佛教讲“四大皆空”,“四大”的元素包括地、水、火、风,是肉眼可以看得到的,“四大”结合是“有”的产生,世界万物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草一木,都是由“四大”构成的,“四大”分离就会无所得、无所有。“有”也就是佛教讲的“色法”,代表物质的东西,是运动的,变化无常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讲的“空”是没有永恒,不断变化的东西,是让我们不要过于执着,放下我们的贪欲,让我们的心归于宁静,这样我们拥有的东西就会更多。我们有句话说“执着是发展的动力”,但太过执着也是毁灭的动力。

眼睛所看到的是“色法”,如果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你想去占有它,得不到就会痛苦、烦恼,所以说“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根包括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睛看到分别,看到我喜欢的就想拥有,看到不喜欢的就会烦恼,六根就不清净了。所以我们要做到“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就是不做贪、嗔、痴之想,心就会清净,我们对万世万物就不会太过于执着,就能做到博大自在。

科学家讲的“空”,比如地球吸引力,也是“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但它是存在的。而社会上对“空”的理解是错误的,认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真正的“空”不是离开现实当中消极地逃避,不是看破红尘的“空”。要放下不放弃,随缘不随便,要承担不要负担,要圆融不要圆滑。

凤凰广州:在一般人看来,念经信佛就是出家当和尚,似乎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态度;又或者遇事才想到烧香拜佛,似乎又是一种很功利的心态。世人对佛的这些理解是否都是不正确的?众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佛法的真义呢?

耀智法师:佛是“觉”,众生是“迷”,我们学佛目标是要破迷开悟。众生迷在何处?佛法里面就把我们的烦恼分得很清楚了,第一个是“思惑”,即思想的迷惑,包括贪、嗔、痴、慢、疑,这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第二个是“见惑”,是认识上的错误,人与人之前为什么会有争论,因为观点、看法不一样;第三个是无明习气,每个人因为家庭、社会环境不同导致性格、习气不一样,佛教里面有八万四千法门,它们对应着消除不同的习气,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法门来净化自己,去除我们的烦恼,烦恼没有了人也就会觉悟,有智慧,所以颂经念佛本身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事情。但是现在为什么会出现临时抱佛脚,而且以功利主义去拜佛,这个有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化总是掌控在上层少数人手中,因此对于深奥的佛教理论也只适用于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去接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阻隔,佛教形成了另一种宣扬方式,用佛拯救世间苦难的故事来通俗地解读,让没有文化的人也能理解佛教。这种佛教通俗化传播也一定上使受众偏狭的理解佛教,从而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普通人民认识和接受佛教越来越偏离当初的宗旨。

我们想更好地了解情况,可以将信仰分为四种层面,第一个是传统的信仰,即出家修行,解行相应;第二个是学术性信仰,现在大学里面有研究佛法的学科,但是佛法本来是要解行相应的,有解而没有行,如数他家财宝,没有受用;第三个是感情信仰,也就是迷信;第四个是斜信,思想不纯,带有功利主义,没有去除斜的观念,把佛法学歪了。

凤凰广州:台湾的星云大师一生积极倡导“人间佛教”,他认为世人信佛不如行佛。您对“人间佛教”持何种态度?在广州这种现代大都市中,您们协会打算如何更好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呢?

耀智法师:“人间佛教”是针对一些人注重来世,希望来世能到极乐世界。其实来世与现世是一个延续的,现世没做好来世不一定做得好,所以我们注重现世也是注重来世,所以要把现世的做好,不能因为学佛而去逃避,与现实对立,那就不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中佛也是从人间成佛,烦恼是从现实中产生的,要通过学佛来净化我们现实当中的烦恼,净化心灵,不要受到物欲横流的影响。

对于如何更好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这个也是我们在规划的一个事情。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用的是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过的都是西方国家的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自信,所以我们提出宗教要创新,管理上要创新,服务上也要创新。包括我们不久前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文化的高峰论坛”,论坛当中有一个主题是“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佛教文化输出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了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想通过举办论坛将佛教文化传输出去,塑造我们的大国形象。

过去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主导的是山区、农村的试验,因为以前是农耕社会,但现在农村里只剩下一些孤寡老人,如今社会已经都市化了,所以我们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转向都市的社会责任,大理寺设有禅堂,有图书馆、培训等,而且还提供身心安顿的服务,对于21世纪人类的三大健康杀手中的忧郁症和癌症我们都可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我们会在大佛寺开一个佛教的心理咨询室,用佛教心理学帮助社会有心理压力的人群调适压力,理顺他们的情绪。另外,我们计划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康景轩教授合作,来面对癌症的病患者,解决医院里面没办法解决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灵治疗,向患者灌输佛教生死学,死亡是生的开始,让患者不畏惧生死,通过参禅打坐来净化患者心灵;用养生的太极拳来进行运动的治疗;靠康景轩教授为患者做营养治疗。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中华宗教文化网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529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联系电话:18301149297  邮箱:
793240835@qq.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