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认为,至迟在奈良、平安时期,中国道教的经典、长生信仰、鬼神信仰、方术、科仪等就大量传日本,对古代日本的政治、宗教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日本学者才提出了日本的道教这一名称。
平安时期前半期,宇多天皇宽平年间(889-898年)藤原佐世奉天皇敕令编成《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其中着录了中国古代不少道经。
日本现行的位阶制度,源于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即依德、仁、礼、信、义、智六字为基本次序而排列,并依次配以紫、青、赤、黄、白、黑六色。六阶制和紫色皆参照中国六朝道经《太霄琅书》而制定。
包括神话时代在内的古代日本的医药学,是和吸收中国的道教医学一起开始的,并以道教医学为中心而发展。
出现了10世纪初的《延喜式》卷8载有祈愿天皇长寿的祝词,用于在宫廷中举行大祓时宣读。祝词中东王公、西王母等神,显然来自道教。整个内容均属道教。此外,庚申信仰和泰山府君信仰都于平安时期传入日本。
有的学者尤为激进,认为古代日本曾存在过道士、道观或道教。有的学者指出,中国道教思想的传入,曾促使日本几乎形成原始道教组织。7世纪中,骏河(靓冈县中部)富士川流域农民之间,发生过一次宗教活动,这就是所谓大生部多事件。这次事件是在日本形成原始道教教团的萌芽,但被镇压了下去,萌芽亦遭彻底摧毁。
日本学者提出的关于道教传入日本的考古证据有:一、神兽镜。镜上铸有东王公、西王母二神名,以及延年益寿、寿如金石等道教语言。神兽镜的出土处为河内松冈山王后古坟和大和葛城郡新山古坟等。王后系王仁的子孙。王仁仕于推古、舒明两朝,颇有名。二、静冈县伊场遗迹和宫城县多贺遗址出土木简。木简书有道教符箓。三、藤原宫遗址出土木简。木简文字内容为陶弘景《本草集注》上卷。四、伊予的汤之冈、碑文。碑文含有道教内容。
《太上感应篇》等道教善书很早即传入日本,使得以功过寿算、善恶感应为神学外衣的道教劝善思想在日本广泛流传,影响颇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