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查询        

道教义理、规范主体思想结构的剖析 发布时间 2016-06-07

道教经书甚多,明代刊行的《道藏》便有5485卷,明代以后陆续出现的经书亦略有数千卷(近人汇编有《藏外道书》)。卷帙浩繁,内容包罗万象,揆叙万类,诸如义理哲言、科仪规范、灵符神咒、修养方术等。而要对其义理规范进行清晰明辨,则务必先进行一番大致的梳理、归纳,使能对其主体纲要有所了解、把握。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古往今来,议论颇多,见仁见智,各从其志。现对道教义理的主体思想结构,作简要剖析如下:

一、道教的根本信仰为“道”。它既是根本的信仰,也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中心。一切理论、修养、规范、科仪皆围绕这个思想中心运作,即阐发、延伸、融摄。一切道经道书,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论证“道”的永恒常在与创造、支配宇宙一切的无限权威和力量。一切运作、行持,皆以尊道、循道、法道、证道、与道合一为圭旨。道教的信仰与文化体系,就建筑在这个基础之上。而“道”这个字,从文字解释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运用得十分广泛。道教思想,渊源于我国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战国时代的方仙信仰,汉代的黄老道。它所说的“道”,除具有本原、运化规律、理念、道路、方技等意外,更具有灵性、悟性、善性、神性、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等宗教性含意。道教崇仰的“道”,信者认为外能创造、支配宇宙一切,维护宇宙和谐与人世社会安宁;内则能主导人的心性、形体的安适和康健。

二、在“道”的统摄之下,道教教理教义中较具有学术思想性的内容,可梳理出四大支干,一曰重生,二曰重和,三曰重德,四曰重术。重生即重在阐发和论证“生”与“道”的关系。“仙道贵生”,生道相依相守,有道则生,失道则死,生道合一,则长生久视;重生轻死,务生为乐;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更主生态平衡,珍视一切动植物生命。重和即阐发和论证“道法自然”则宇宙和谐。反对战争,反对以强凌弱,使社会安宁;内求阴阳调和,则体安人寿;处世“和光同尘”,则谦虚受益,自然和谐,社会和平,世人泰和,无水旱虫兵疫之灾,是人类幸福、社会发展的关键。重德即阐发和论证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与人之间和善相处的纲纪。修养道德既是作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修证成仙的阶梯,劝善规过,勉人为善,功德圆满,必获吉庆;善恶报应,如影随行,天道承负,无可逃慝;醮仪祭祀,解厄度亡;慈心于物,济世利民;地狱五道,警人为恶;清规戒律,严谨修持;功过宝典,检束自律;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天有司过之神,世有惩恶之刑,不履邪径,不欺暗室。重术即道教素重养生延命,重视性命双修之方法与众术,有“道”无“术”不行之说,亦即信行方术是修道的途径。诸如内外丹道,诸种气法,动静功夫,道医疗病,养性延命,以及形形色色的星相占验数术。

以上四大思想观念,是道教义理规范的四大基点。

三、道教信行的理想,有入世与出世之别。世俗的理想则是用道教入世法教化世人,使其遏恶扬善,为有道德正信之善人,大家和平友善相处,共建共居于太平国土,有圣贤治理国事,人各劳作食其精力,天下无水旱兵虫疫之灾,人寿年丰,太平安乐。其宗教性的出世理想,则是用道教的出世法,引导和感悟有善性者修行长生久视之道,得道成仙人,肉体飞升或精神升玄,进入神仙极乐之境。总的来说,道教信行的理想是两种人格和两种境界。道教认为,善人是修仙的基础和新的起点,登仙是善人最美好前景与归宿,两者是相联系的、一致的,前者是基础阶段,后者为超越阶段,也可说前者为世俗同尘阶段,后者为超脱尘俗阶段。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版权所有:中华宗教文化网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529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联系电话:18301149297  邮箱:
793240835@qq.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违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网站管理